正確看待年齡,看待自己的身體,正確看待疾病

 兩位醫學大咖的對話:有改變你的觀念嗎?


老了,就是老了。

好好活著,不要庸人自擾,杞人憂天…看醫學大咖是怎麼說的?


轉帖:

胡大一教授和馮周琴教授  ,兩位醫學大家的精彩對話


胡大一:

在生活中,對疾病的態度,應該是,

不與慢性病為敵,要與慢性病為伴,合理管控,正常生活。  

馮周琴:

大一你好,

我完全同意你的觀點。

由於先進檢查設備的使用,現在,要想證明一個人沒有任何病,很難。

要想證明一個人有病,很容易。

你身體再棒,也經不住B超、CT、磁共振、MRI、DSA…等各種檢查或化驗的考驗。

如果按照正常標準,可以證明人人都有疾病,特別是中老年人。

加上有的醫療單位把體檢當成生意做。

有的人原本沒有任何症狀,檢查中偶然發現一點異常就過份敏感,

有的醫生不瞭解檢查中發現的異常,如:

腦內脫髓鞘啊,腦萎縮啊,腔隙性梗塞啊,某條腦血管狹窄啊,…等。

常常會放大異常,把危險因素當成疾病,把陰天看成已經在下雨了。

在現實生活中,如果一個人,天還沒有下雨,就穿上雨衣,撐起雨傘,穿上雨鞋,大家一定會認為他是「神經病」。

但在治療疾病時,這樣的「神經病」可以說是比比皆是,卻沒人感到不正常。

這真是一件非常可悲的事。

還有一種情況是,把老看成是病,老就是老,和年輕就是不一樣,根本不能用年輕人的標準

去衡量一個老年人是否正常。

我們看到自己臉上有皺紋,頭髮變白了,從來不會擔心害怕,但看到自己頸內動脈有一個斑塊,就整天惶惶不可終日。

這是完全沒有必要嘛。

你看看你們家的水管,看看你們家的茶壺嘴上是否有水鏽,這斑塊不就是因為血管使用時間長了產生的變化嗎?

如果,人的器官始終沒有變化,那秦始皇到現在恐怕還活著。

因此,我完全同意您與慢性病為伴,不與慢性病為敵的說法。

胡大一:

 一個人,與慢性病為敵,過度治療它,它一定也會以你為敵,更加傷害你的健康。

我遇到過一個59歲的女強人,沒有任何症狀,卻強烈要求在體檢中增加一個腦血管檢查項目。

MRA檢查發現她左側大腦中動脈狹窄,她又強烈要求放支架。

支架術中,血管破裂,導致腦出血,昏迷,一周後就告別人世。

她愛人後悔得悲痛欲絕。

實際上,介入治療(支架)的適應症,是正規抗栓治療無效和症狀性顱內供血動脈的嚴重狹窄。

她一條都套不上,而非要裝支架,真是何必呢?


聽完兩位醫學大家的對話,真有聽君一席話,勝讀十年書,和一語點醒夢中人的感覺。

生活中,我們要正確看待年齡,看待自己的身體,正確看待疾病,看待醫院和醫生!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非洲芒果茶 Irvingia gabonensis

綠度母菩薩 - 綠度母心咒

和泰汽車擺爛, 和泰汽車擺爛,油電車煞車失靈事件頻傳 高嘉瑜直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