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龍天表看不到求道人名字】 悟見前賢編寫
後學求道後,就覺得「道非常好」,就很努力渡人,曾經有一對夫妻,都是國中教師。
他們來到佛堂之後,後學就給他們做道義開示,他們兩位聽了都很高興,也都願意「求道」,後學就告訴他們「我們一生,求道只是這麼一次,仙佛規定,求道要繳一些功德費,這些功德費,是拿來印善書,勸人為善,或者利用功德費,救濟貧困,這一些善行,所成就的功德,都是妳的,不是別人的。」
他們倆夫妻就問「那求道功德費,要多少錢呢?」,後學就說「求道功德費,是沒有硬性規定的,多少是隨個人的誠意,
過去在我們台灣,因為老百姓窮啊,家裡沒錢,所以就用「十斤白米以上」代替功德費來求道,那現在我們台灣,已經脫離了貧窮,「十斤白米以上」,現在都折算成現金200元以上,作為求道功德費,也就是說要求道的話,功德費一位至少要二百元以上,才能求道。求道功德費,一生就只有這麼一次。」
他們倆夫妻,聽了這個功德費的解釋之後,他們倆夫妻私底下就討論一番,後來他們終於決定了「他們不想付功德費,所以不想求道了」,後學就再做更詳細的解釋,但是他們還是決定「不求道了」,他們倆夫妻,就手牽手的離開佛堂,後學真的為他們可惜啊,求道的價值是「無價之寶」,可是太多人不知道。
後學有能力幫這些人付功德費,但是這樣,對求道人是沒有幫助的,根據道親的見證,他們去遊天界,看到燒到三官大帝那邊的「龍天表」,如果求道人,沒有自己付功德費,而是別人幫她付的,龍天表上,求道人的名字,是看不到的,也就是等於沒有求道,「天榜沒有掛號,地府也沒除名」,這對求道人虧大了,以後回不了天的,就是因為這樣,縱然我有能力幫人家付功德費,我也不敢幫他們付,畢竟那是害他們的,將來「三曹對案」,你是要負因果的。
所以道親們,過去你有幫人家代付功德費的,你要把這利害性,告訴求道人,叫他們補付功德費,不然是回不了天的,也希望你以後不要幫人家付功德費,那是「害人」,也是「害己」啊!
後學真的觀到 九玄七祖都沾光,後學數不清數字,老師所言都是真的。
各位前賢啊,天道是何等殊勝啊,我們法會一開,天人合一共辦,都是人天 百萬在聽道。
光我們累世以來的九玄七祖,一個人就有六萬多位,如果你們一家人,有十個人求道修道,那十個人生死輪迴六萬年,九玄七祖合起來,就有655,360人,
六十多萬人阿!多麼龐大的數字!
我們說「一子得道九玄七祖同沾光,一子成道九玄七祖同超生」。
各位前賢同修們,道是多麼的殊勝,千萬要珍惜。
讓迷昧眾生們 都能有機會先得 後修道你求了道,要好好修道
以身作則
以身示道
以德服人
良知良能
放下屠刀
改十惡
修十善
人非聖賢孰能無過
知錯能改
入善科
立身行道內外功。
理正事明天下通。
渡化大眾,救渡大眾,願他們的九玄七祖都能齊沾光。
你就能救你累世以來的九玄七祖,共65536人的(靈)性命,超脫生死輪迴,你的功德真是無量啊,
南海古佛慈語
(先得而後修)
天道傳道中,常可聽聞,受明師一指,即為天榜掛號,地府抽丁,已經得到大道,此乃曠世奇缘,亦僅天道,可得如此,此中所謂,「先得」,即如「無極老母賜下一個,珍貴無比之禮物,給每一個求道的道子,即為得道」,但是如此奇緣,並非表面意義而已,此乃老母慈悲,盼望每一個原靈子,俱有緣求得大道,而賜法門,故,天道傳道者,均能以此,引渡眾生向道,唯在,「先得」,之後,卻有一個更為實際,而重要之功夫之行持,即為「後修」,亦即已得,老母所賜珍貴無比之禮物,尚要勤加愛惜,始能永遠獲得,若不知愛惜,使之破損,最終仍無所得,是以故,「得道之後,必須時時行,日日精進,此為先得而後修之意義 。」
岳法律主慈訓:
求道為何要繳功德費
天道寶貴古時得之不易,欲求真天道須修三千功八百果,先修後得,現今無功無德憑什麼求得大道,大道無至德不凝。可以說你先跟我去行功立德,才帶你去求道,如此渡人來得道的機率有多少?今引渡一個人,談起功德費助印善書,他說沒錢也許是真的,或是不信,更嚴重的不敢開口說,怕一談起錢對方就不求了,故你幫他出,這樣天道尊貴被人抹滅了。
地府抽丁天榜掛號,直指了超生大道,輕易得嗎?大都輕得易失,易被看輕,而功德費是對天真心誠意的表現,未明理時之初發心。財是人之第二生命,所謂鳥為食亡,人為財死,善財難捨,肯拿出來表示有求道真心。財施的功德最快。買命財一生一次,豈是他人能付的,別人所付都無效。
想想一個人立下大功,對道灑下大本錢,將來要入道進修機會比較大,往後進道、對道也會比較關心,無行功之人就會無所謂,那怕是假的,也無損失,他生命中求道隆重儀式,就像吃飯一樣,想想引渡的人能修辦嗎?還是求道而已,除非你確信他想求道,且日後會拿錢來還,否則害人不益己之事莫做。
勸人行功做善事,現今人都怕是假的,但真金不怕火煉,看言行舉止是否端正,他人看來你不是為了貳百元,這大道應該很好,而不費時間,所以對功德費應謹慎小心。
求道除根基、祖德、佛緣,還有點傳師、引保師、十條大願、功德費是最基本的。點傳師,任何一位點傳師功效都一樣,引保師,也任何一位都可以,只有十條大願、功德費要當事人發心、發願,寧可不要,也不強求,道中高級幹部,功德費掌握在心中,同堂修辦所認知告與同修。
天道尊不尊,從那裡表現出,好不容易引渡一位眾生,當他看參與之人無誠惶誠恐之心,做執禮常出錯,一幕幕看在他眼裡,試問天道的尊貴在那裡,即使也求了道,但往後要進修機會渺小,故一切規範、禮儀、過程,不可因趕時間,因個人利益而疏忽。
大道無形無象,道不宏人,人能宏道,天不言地不語,看人來宏道,故一切言行舉止要謹慎,大道之尊貴在於修道人身上表現出,一切佛規原則不可忽略,一不小心害了別人,這種罪你怎擔得起,可依當地人情、風俗,活潑配合,唯原則不可改變,既要修辦,就要將修辦行宜表現出來,不可馬虎,望能再加以深思,不可聽過講過就算了。
古聖先賢們的修養是從【根本】修,起心動念是根本,【明師指點】的就是這個根本。
不要小看玄關一指,這一指點是名【受記】,是名【明心】,是指點大家找到自己的真主人本來面目,點開生死竅門,所以不可輕視。得此是一大事因緣,好好自加珍惜。
【玄關】是個門,是下手處,【開了正門往裡面走】,才能找到真主人,百尺竿頭更進一步,欲窮千里目,更上一層樓。
#濟公老師說:
稽查古今仙佛聖賢,無有不求【明師】而成之者也。故欲求【超生了死】,修道會真者,豈有不盡心訪求明師點化,而行善立德者乎?
今天運三陽開泰,真宗普降,有者不識【天時】,固執不通,不求【明師】點化,而盲修瞎煉,真諦無以參,性命無以立。
如是在世福德,雖然多如恆沙之數,因不能明心見性故,亦只能享受天界、人間福德。或三界神祇而已。
留言
張貼留言